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刘备:“常败”的英雄 > 第15章完结

第15章完结

另一边的孔融得救之后,对太史慈极为看重,说:“你真是我的忘年交啊!”但是,太史慈并未在孔融手下依仗功劳坐享回报,反而很快就潇洒告辞孔融回到老家。`d?u!y?u-e!d~u?.·c\o/m′听了儿子语气非常平静的报告,老人家同样也只有一句很淡定的回答:“我很欢喜你终于对孔长官有所报答。”不久,太史慈就下江南见老朋友去也,此后成为孙吴的名将,再没有与孔融见面。现今社会中人爱说淡定,什么是淡定,这一对非同凡响的母子,才是真正的淡定妈,淡定儿。刘备救人危难慷慨无私,太史慈母子淡泊功利,这正是:

人性光辉随处是,三分不是污泥团。

要知道刘备此后如何从挫折中再度奋起拼搏,柳暗花明又一村,请看下文分解。

六 作牧徐州

刘备会同田楷,在齐国的临菑一线抗击袁绍的东路军,双方激战两年,相持不下。直杀得田畴一片荒芜,闾里悉成丘墟,哪里还看得见《晏子春秋》中形容临菑城“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热闹情景!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八月,皇帝以董卓已被诛杀,关东各路勤王的兵马不应再相互残杀,便派太仆卿赵岐为专使,代表皇帝去调解关东的众位诸侯,劝息刀兵。^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次年二月,赵岐抵达幽、冀二州,要求公孙瓒与袁绍相互和解。恶战了三年,分据幽、冀二州的这两大势力也觉得疲乏不堪,需要暂时喘一口气再接着干。于是,在赵岐的主持之下,公孙瓒与袁绍签字议和,双方军队撤离前线,青州的紧张局面亦随之缓解。

青州的刀光剑影暂时消失了,与之相邻的徐州(主要地域在今山东、江苏省)却又热火朝天地打了起来。徐州这一打,使刘备的境遇又出现一大变化,这自然值得细说一番。

在青州的南面有一片濒临东海的地区,南北长而东西短,这就是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徐州。徐州西邻兖、豫二州,南面则与扬州隔长江相望。

自从关东各路讨伐董卓的诸侯闹起内讧相互攻杀以来,中原大地便成了一个大战场。曹操在他的《蒿里行》这首五言诗中,描述中原当时的悲惨状况,令人不忍卒读。

他写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s_o?k~a·n_s_h+u¨./c¨o-m′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后世的学者,都认为这不是诗人的夸张,而把它视为史家的实录。

中原鼎沸,侥幸生存者便纷纷外逃避难。于是,赤县神州的大地上,就出现了一股又一股的流民群。当时,徐州东临沧海,距中原的大战场较远,社会秩序较为安定,故而流民大量来归。他们披荆斩棘,垦荒种地。一时间,徐州境内出现了中原四战之地不复得见的“百姓殷盛,谷米丰赡”的景象。

东汉献帝初平年间,徐州的长官一直由陶谦充任。他先是任徐州刺史,其后又进号为徐州牧。那么刺史与牧有何区别呢?简而言之,早期的刺史只拥有监察之权,他只负责监察本州所属的郡县官员是否奉公守法;而后期出现的州牧则拥有统军治民之权,他是郡县之上统治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

徐州牧陶谦,字公祖,扬州丹杨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人氏。其人忠心汉室,性格刚直慷慨,然而有一个大缺点,即是喜听奉承之语,厌闻逆耳之言。有了这样一个毛病,必然会如诸葛先生在《出师表》中所言的“亲小人,远贤臣”。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英主都在这一点上伤了事业,毁了声名,区区陶谦何能例外!于是,徐州“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眼见得徐州将由乐土变成乱邦,一些有识之士牢记孔夫子“贤者避世,其次避地”的遗训,先后离开徐州,另觅栖身之地。彭城人张昭、严畯,广陵人张纮、吕岱,淮阴人步骘,东城人鲁肃等,都南奔江东,后来成为孙吴政权中的骨干。

果不其然,一场浩劫不久就降临到徐州。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秋,兖州牧曹操发精兵数万东攻徐州,发誓要杀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