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年代1949红旗下的县长 > 第 153章 发表意见

第 153章 发表意见

这就要求我们的军队,必须进行彻底的正规化建设:精简高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随时准备打仗!

长期分散精力于地方行政,必然导致军事训练水平下降,指挥体系臃肿,这与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军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必须让军队的归军队,让剑锋更加锐利,让长城更加坚固!”

陈朝阳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会议室里回荡:

“因此,军政分离,势在必行!这不是对卫戍团八个月辉煌功绩的否定,而是对这份功绩最好的继承与发展!

是为了让军队和地方,都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卸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各自奔向更专业化、更强大的未来!是为了让昌平的安定繁荣,拥有更持久、更坚实的双保险!”

他再次环视全场,目光中充满了期许与信任:

“同志们,转型必然伴随阵痛,变革总会引发疑虑。?0_0′晓?税.蛧? +首,发,今天的会议,就是要开诚布公,听取大家的意见,解决大家的顾虑。

我们既要肯定历史功绩,凝聚共识;更要认清时代使命,坚定前行!下面,请大家围绕如何平稳、高效、有情操作地实现昌平军政分离,畅所欲言!”

陈朝阳的开场白,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齐!盛?晓`税~网! `更^薪~嶵-全¢

它饱含深情地回溯了卫戍团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给予了最高规格的肯定,极大地抚慰了军官们的荣誉感和付出感。

紧接着,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清晰有力的逻辑,深刻阐述了军政分离的历史必然性和对军队、地方发展的双重必要性,将会议主题牢牢锚定在“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上,而非“争论过去该不该”。

这为即将展开的、可能充满不同声音的讨论,奠定了坚实而理性的基调。

会议室里的气氛,也从单纯的凝重,转向了带着思考与责任的沉重。

军官们脸上的表情更加复杂,但那份对部队功绩被高度认可的感动,以及对未来路径的严肃思考,交织在一起。

徐卫华团长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真正的抉择时刻,才刚刚开始。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军官们互相交换着眼神,表情复杂。

卫戍一营营长张三山(兼任三区区委书记)第一个发言。

这位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的汉子,此刻眉头紧锁,声音洪亮却带着明显的不解和一丝委屈:

“陈首长,徐团长,各位同志!我张三山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大道理!我就问一句:咱们这军管搞得好好的!

八个月前,昌平啥样?敌特横行,秩序混乱,老百姓饿得皮包骨!是咱们卫戍团的兄弟,枪杆子镇着,锄头把子抡着,带着民兵开荒、剿匪、搞生产!

这才有了今天的粮食满仓、机器轰鸣!野猪下山,也是咱们带头冲在前面打的!

现在说撤就撤?底下老百姓认咱们!咱们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乡亲,有感情!有责任!

这突然让咱们把地方上的担子撂下,心里头……空落落的!也担心,咱们走了,地方上的同志,能接得住吗?”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兼任地方职务军官的共鸣,纷纷点头附和。/小·说*C-M-S^ .最.薪¨璋.結?埂?辛?筷+

一位兼任偏远柳林镇镇长的年轻连长赵铁柱嘴唇嗫嚅了几下,欲言又止。陈朝阳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

“铁柱同志?”陈朝阳温和地看向他,“看你像是有话要说?别拘束,今天就是要听大家掏心窝子的话。”

赵铁柱“唰”地站起来,脸色微红,但眼神很坚定:“报告首长!我…我就是觉得,

刚把柳林镇那几个村的水渠纠纷理清楚,跟王老汉、李婶子他们都混熟了,谁家地界有矛盾,谁家娃该上学了,心里都有本账。

这冷不丁要交出去,怕新来的同志摸不着门道,耽误了乡亲们的事儿…”

“嗯,不错你的担忧,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深入基层的军官心声。”说着陈朝阳在笔记上记录!

接着继续询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志有疑问,今天大家要畅所欲言!”

话音一落,二营教导员兼县教育局筹备组负责人王为民立刻起立,敬礼发言:

“首长,我想说张营长的感受我能理解。但您提出的方向,我认为是符合大局的。

军队长期包办地方,确实会分散精力,影响主责主业。

而且,地方建设有其专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