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遇到杜公从南关归来,看见路边躺着一个年轻人,几乎被雪埋没,怜悯地问道:“少年你是从哪里来?为何不躲避风雪而躺在这里?”年轻人已经奄奄一息,无法回答,只是眼泪不停流下。杜公扶起他,他又摔倒了几次。杜公想不出办法,就背起他离开,或者几武一息,或者十几武一息;慢慢地背到亭子里,横放在床榻上,用羊毡盖上。躺到半夜,微微转动却无法说话。杜公急忙生火取暖,温暖了一下他冰冷的身体,他开始呻吟起来。
杜公说:“少年你饿了吗?”年轻人回答:“饿得很。”杜公给了他一些荞饼。
年轻人吃了一半,却难以咽下,停了下来。杜公问:“要不要喝点东西?”年轻人说:“我渴了很久了。”杜公立刻给了他一碗汤。年轻人连喝了几口,感觉胸口开阔了,望着杜公流泪说道:“我因犯罪被流放到辽阳,一路上被抢劫一空,饥寒交迫,以致生了这个意外的病,倒在路边。没想到公公你怀有仁慈之心,拯救了我于水火之中,这份恩德,我会铭记在心。”杜公说:“这只是小小的帮助,何足挂齿?”年轻人说:“能够得到公公的救助,我一定会记住公公的名字,将来回乡之时,会祝福公公官位更高。”杜公说:“我姓杜,名字在诗文中有所记载,曾任内阁官员。因为自己不知谨慎,得罪了天子,被贬到辽阳,受罪三年。一指头就过去了,现在还有两指头时间。”年轻人说:“是啊,公公和我确实同病相怜。”杜公说:“你也是诗文学士吗?”年轻人说:“我姓李,被称为三缄。最初是举人,被任命为昆明小县官,也只是因为经济无术,被贬到辽阳。”杜公说:“你的罪刑还剩几年?”年轻人说:“和公公差不多。”杜公说:“我这把老骨头,死了也不可惜,你还年轻,罪刑满了也不过三十天,可以展翅飞翔,为国家做出贡献。”年轻人说:“名利对我来说已经淡化了,永远不会再去想那些事情了。”杜公说:“凶险来临之前,后面必定是吉祥的。你正值年华,还要遭受这种挫折,是否考虑重新开始呢?然而在这场灾疾降临时,大家都感到忧心忡忡,不要怀揣烦恼,等病愈后,听天由命,自然会有转机的时候。”年轻人说:“公公说得对。但是我身无分文,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找不到吃的东西。”杜公说:“我囊中有钱,可以支持两个人。我担心这个地方没有谷米,只有荞饼可吃,肉只有牛羊,盐虽然有但是价格昂贵,而且也很稀少。我在这里已经待了一年了,已经习惯了,但是你刚来,怕是不能满足你的胃口。”年轻人说:“得到公公的救命之恩,就算是粗糙的食物我也不嫌弃。”说到这里,疾病又加重了,呻吟的声音直达亭外。两天过去了,呼吸声如同蚕丝。在痛苦稍停的时候,他向杜公流泪说:“我死后,请公公把我埋在高埠,面朝都中,让我的故乡常常思念,安慰我的幽魂。再用桐芦两枚,放在左右,让我去世后不忘记父母。”杜公听了,感动不已。
从此病情加重,三缄再也没有复活的念头,杜公也将他抱到床上厚葬。
紫霞真人身坐仙府,闭目片刻,叹了口气,再次向复礼子行礼开口说:“三缄因贪图名利而受谴责,被流放辽阳,如今在秦岭山亭,得病将死,我特命你带上灵丹前去。”复礼子领命,乘云而去。转眼间就来到了秦岭,按下头来,在山亭外叫卖灵丹,杜公听闻之后,不断呼喊购买。复礼子不疾不徐,来到亭内,询问道:“老翁呼叫买灵丹,是为了给谁治病?”杜公说:“是给我的朋友。”复礼子说:“他患的是什么疾病?”杜公说:“被流放的人,有什么特别的病症呢?根本原因就是内心受伤,外面受寒冷风霜。”复礼子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走到床前为他诊视。诊毕,给了他灵丹。杜公感谢他的慷慨,但他不接受灵丹,然后离开。回到仙府,向紫霞行礼说:“师父用灵丹救活了三缄,弟子看到三缄的容貌,非常黑且有些紫色,气息很憋闷。即便病愈,恐怕挫折仍然无止境。”紫霞说:“我有一句偈语,你要谨记:前世做凡人,明白进入仙道;幸运得到修炼,却被尘世所误。美玉不经琢磨,怎能成为珍宝?雕琢得越深入,就能享受天仙的福气。”复礼子默默地接受了这句偈语,向紫霞告别离去。
杜公将灵丹放入三缄口中,然后再用温汤慢慢送下去,一时间腹部像雷声一样轰鸣,表情发生了变化。杜公感到高兴,暗自想这个病应该不会致命。
过了一段时间,三缄又在床上大哭失声。杜公急忙揭开被子询问:“公子为何悲伤哭泣?”三缄又闭上眼睛,像之前一样平静地躺着。过了一会儿,又大声喊着:“饶了,饶了!”询问他,却像之前一样无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