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魂断欲海 > 第182章完结

第182章完结

胡建兰与奕子强的故事是一段历史。?z¨x?s^w\8_./c_o.m-在这段历史中,既有灿烂的阳光,又有浓重的雾霭,充满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搏击。可叹的是,美丽的山乡姑娘胡建兰最终没能躲过黑暗势力的魔爪,她带着甜酸苦辣等各种人生况味,告别了韶华青春,告别了美好人生,走向了无爱、无恨、无乐、无苦、无悲、无喜、无知、无觉、无争、无斗的虚无世界……

后记(1)

面对电脑,放飞想象的翅膀,春去冬来又花开,历时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创作。

这首先是圆了我的一个梦。记得考大学的前夕,本来已经确定了报考理工大学的志愿。恰在这时,两部电影闯进了我的视野:一是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天仙配》,一是香港拍摄的根据巴金激流三部曲改编的《春》、《秋》。看后心里波翻浪滚,夜难成寐。暗中慨叹:什么工作有文艺创作这么伟大,一部优秀作品出来,竟能倾倒千百万读者或观众,并能改变他们的人生道路、人生理念。′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经过反复思量,我决定弃理工而学文学,于是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也是苍天相助,竟能如愿以偿地走进北大这座名播遐迩的高等学府。没有料到的是,入学以后,校领导告诫说:大学不培养作家,大学培养不出来作家。这又逼得我不得不改变志向,开始迈向了学术理论研究之路。走向社会以后,先是从事研究评论工作,后又被调到党政机关从事宣传、文化管理工作,为了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应当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也只能结合工作需要,继续写些理论的书和文章。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余暇时间多了,这又重新燃起了我那搁置了已久的创作欲望,于是不避寒暑,呕心沥血,终于写就这部拙作,半个世纪的梦想竟已成真。不能不说这是人生之一大快事!

我写这部小说,更是为了释放一下自己的情思、情愫与情怀。风雨几十年,时事多嬗变。经历得多了,对人生总有些感悟,对社会总有些认知,我经常对那些为了改变中国命运而舍身奋斗的国之精英、脊梁和巨擘的英雄壮举而敬畏不已,也经常对那些被欺凌、被压抑、被损害的善良人们的悲惨际遇而深表同情,更经常对那些祸国殃民的社会硕鼠、蠹虫特别是贪官污吏的卑劣行径而切肤痛恨。·9¢5~k¢a\n′s^h-u^.\c!o`m′如何释放这些东西?创作小说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之一。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啊!作为一个追求公平、公正、正义的公民,总应该有些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终于动手将我大半生对世事对人生的洞察和思索倾泻出了一些,并且也有了几十万字的东西即将付梓。应当说此亦人生快事中之快事!

这部小说不是单纯的反腐小说,亦非单纯的爱情小说,更非单纯的世俗小说,而是集反腐、爱情、世俗内容为一体的社会小说。所以要这样写,是为了增加本书的生活、思想容量,使读者能够在一部书中阅览到、认识到、领悟到更多的东西。为了使人物活动环境能够有些特点,本书还较多地使用了中国北方某市的一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些”而不是全部)。但书中所写的人物、事件和故事,绝非某市的人物、事件和故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头在北京,身子在浙江。本人也是遵循了这一典型化的创作原则,研究了当今中国社会大量的人和事,当然也包括某市的人和事,经过反复提炼、综合和熔铸,最后才形成了现在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作者不希望读者读了本书之后,硬要对号入座,或随意指证书中的某某人就是现实中的某某人。但,倘然有人非要对号入座或指证书中的某某人就是生活中的某某人,作者对此也不会介意,甚至会感到高兴,因为这说明本书已多少有点典型化的意思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当年发表以后,不是不少人都感到那里面写的阿Q就是自己或某某人吗?作者是个浅陋的蹒跚学步者,绝对不敢期冀经典作品所取得的那种令人敬仰的成就。但倘若有人非要以书中之人之事自比或他比,那作者只能听之而任之了。

本书在叙述、描写客观事物和处理某些人物对话时,还较多的使用了带有一定论辩色彩的语言。这是作者的一种自觉的追求。因为不这样写,就很难将作者对当今社会的某些重要问题的看法表述出来,或表述出来也不会充分。问题在于,这些带有论辩性的东西,符不符合今天的社会现实,符不符合人物性格,符不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