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绝版恭亲王 > 第42章完结

第42章完结

美国人事后总结说,作为中国的权力核心,恭亲王对于西方和世界大势,十分了解。′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远远超过他的同胞们。但是,与李鸿章不同,他首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作为政权基础的满清贵族,而这个团体十分保守排外,这就注定了恭亲王“不可能如李鸿章那样走得那么远”。在此次会谈中,但凡涉及中国的改革和进步的话题,他都很少说话,而格兰特则侃侃而谈。因此,美国人认为,真正能推动恭亲王、触动中国政府的改革建议,“必须来自于中国内部,来自于中国的人民”。

宴会之后,格兰特总统一行前往同文馆参观。学生们用娴熟的英文致了欢迎词,格兰特则发表了简短的讲话,称赞说:在如此古老的国家里,看到了现代文明的进步以英语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他的世界环游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琉球、琉球

国宴次日(6月5日),恭亲王轻车简从,前往美国公使馆回访。这一次,恭亲王令美国人看到了他“绵里藏针”的另一面:机敏,睿智,不达目的不罢休。美国人感慨道,恭亲王代表着中国政坛的“勇气”和“能力”。~咸·鱼^墈*书?蛧~ ·嶵_欣^漳^踕,埂`新?快,

话题围绕着日本与琉球展开。

就在3个月前(1879年3月),日本利用中俄在新疆军事对峙,中国无暇东顾的机会,下令将其已经实际占领的中国藩属国琉球“撤蕃置县”,正式吞并。此举激起大清国朝野的愤怒,中国驻日本公使何如璋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派遣军舰,盛陈兵威,表面上是前往琉球质问,实质上要“示日本以必争”;中策是据理言明,约琉球令其夹攻,“示日本以必救”;下策是与日本反复辩论,或援外国公法(国际法)以相究责,或约各国使臣与之评理。恭亲王等经过反复权衡,决定采用何如璋提出的下策。在朝廷而言,此时百废待举,在琉球问题上采用敷衍拖延,实在也是有难言之隐。邀请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为中国进行斡旋,就是此次恭亲王回访的目的。

恭亲王向格兰特介绍了琉球情况。美国人记载道:“他的声音是低沉和柔软的,他的手势(丰富得)更像一个意大利人,而不是中国人。!精*武¨晓\说¨罔_ ~更^芯·罪.哙?在何天爵翻译的时候,恭亲王就靠在椅背上,拿起烟枪抽几口。偶尔,他又想到了什么,就会打断翻译,又急又快地解释。特别在谈到中国将为保卫主权而奋战时,他会显得十分激动,然后他会为插话而抱歉,让翻译继续。有时,他会突然停住长句,说不能太长了,否则何天爵翻译时记不住,大家就哄堂大笑。”

格兰特表示,他目前并没有官方身份,但他很愿意以私人身份向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转达中国的关切。他同时表示,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公平正义,不会容忍日本对华的侵略。

恭亲王说:美国对中国的深情厚谊,中国不会遗忘。他告诉格兰特,在返程途中经过天津时,直隶总督李鸿章将就琉球事件的细节与他进一步交换意见。

格兰特接受重托后,恭亲王如释重负,端起香槟,再次向格兰特及美国贵宾们表示感谢,并为格兰特的健康干杯。格兰特则回礼,为恭亲王和中国皇帝陛下的健康干杯。随后,恭亲王告辞,格兰特总统亲自将其送上使馆门口的大轿。

在琉球问题上,中国人令人惊讶地显露出了极高的效率。6月12日清晨,格兰特刚刚到达天津,还在美国总领事馆吃早餐时,就接到通知,李鸿章已前来拜访。格兰特总统立即要求美军士兵列队,并鸣放礼炮迎接这位著名的中国总督。

李鸿章详细地向格兰特介绍了琉球事件的前因后果。比恭亲王更为咄咄逼人的是,李鸿章搬出了此前的中美条约,条约中明确约定:如果第三国对中美任何一国“有不公或轻藐的事,一经知照,必须相助”。格兰特的助手杨格将军告诉总统,根据琉球事件的情况,日本的确“轻藐”了中国。因此,协助中国进行调解,不仅是道义责任,也是条约责任。这一来,格兰特的调停,不仅是私人外交行为,更上升为美国的国家外交义务了。

在第一次见面后,李鸿章就和格兰特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次日,格兰特回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