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137-----------------------
是法西斯的间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者。^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平行中心”的被告就是这样被毫无根据地打成了法西斯间谍。1936年 10月4 日,斯大林在翻阅索科利尼科夫的审讯记录时,看到了索科利尼科夫 与英国记者塔尔博特谈话的交待,便在旁边批注道: “那么,他到底谈到了 杀害联共 (布)领导人的计划没有呢?当然,他谈到了。” (16)在审讯记 录的最后一页,索科利尼科夫坚决否认他知道塔尔博特与英国情报机构的关 系。斯大林作了如下批语: “当然,索科利尼科夫向塔尔博特透露了有关苏 联、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国家政治保安局,有关一切的情报。因此,索科 利尼科夫是英国情报机构的情报员 (间谍情报员)”(17)按照斯大林的指 示,这份审讯索科利尼科夫的记录于 1936年 10月22 日发至联共(布)中央 委员会委员。 很明显,斯大林要把 “平行中心”的被告们打成法西斯间谍。内务部执 行了斯大林的指示。为了使侦讯人员在改换说法后不至于在被告的面前为 难,莫尔恰诺夫命令他们互相交换了受审人。这样,他们谁都可以不必为过 去的提法和许诺负责了。 “平行中心”罪过的升级当然不是无缘无故之举。当时,当苏联报刊大 肆宣传镇压托—季反革命阴谋集团的伟大胜利时,国外舆论界许多人却认为 审判不过是一场拙劣而荒诞的闹剧,是最高领导人公开报复和翦除政敌和潜 在政敌的行动。?c¢q·w_a?n′j′i^a¨.!c\o`m-从法律上看,审判中牵强附会的举证,赤裸裸的事实伪造和 武断的结论,已逐渐为世人所知晓。其中,最大的丑闻就是布利斯托里饭店 会面之说。在国内,虽然诚恳善良并因不明真相而容易轻信的人们,轻易地 相信了某些人盗用党和政府的名义强加给人民的东西,或者即使怀疑而敢怒 不敢言,但并非人人都是阿斗。残暴的屠杀虽具有威慑作用,但同时激起了 人们对被镇压者的同情,因为他们本不该受到镇压。许多人为自己过去过激 的表现感到懊丧,有的人甚至用非法的手段表达和发泄自己的不满。雅哥达 曾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反映,莫斯科某些工厂的墙上出现了这样的标语: “打 倒杀害十月革命领袖的凶手!”“真可惜,他们没能干掉这个格鲁吉亚恶棍!” (18)从立意镇压反对派和一切异己力量的审判组织者的立场看,为了保证 未来的审判的可信性,平息人们隐蔽的不满,发明新的可以激起民愤的罪名 确属必要。而卖国的罪行是最能激起民愤的。 受到秘密审讯的两个主要人物是皮达可夫和拉狄克。 尤里 (格奥尔吉)·列昂尼多维奇·皮达可夫是最有天赋、最受尊敬的 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之一。列宁在其“遗嘱”中,把布哈林和皮达可夫称为“最 卓越的力量” (在最年轻的力量中),说“皮达可夫——他无疑是个有坚强 意志和卓越才能的人”。′j\i¨n+g¨w_u\h·o,t¨e~l′.?c?o\m* (19)皮达可夫1910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随即投 入艰苦卓绝的地下革命斗争。十月革命爆发时,他只有27 岁,便担当起基辅 军事革命委员会领导人的重任。可能正是因为他的才干,1918年左派共产主 义者甚至打算推举他担任全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当年,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 他主动请求列宁免去他的国家银行第一政委的职务,到乌克兰领导反抗拉达 的地下斗争。乌克兰革命胜利后,他被选为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第一任 主席。国内战争时期,他作为工农红军的创建者和优秀将领之一,先后指挥 过第 13军、第 16军和第6 军,还参加过苏波战争。当然,他的最突出的才 干是领导经济。国内战争结束后,燃料缺乏成为最尖锐的问题,列宁把扩大 顿巴斯煤矿开采量的任务交给了他。他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接着他担任
----------------------- Page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