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 第18章完结

第18章完结

了 要杀死斯大林。 还有一个 11岁的学生说:“他们杀害了基洛夫,但愿他们 现在杀掉斯大林。”有的人公开对基洛夫事件后的政策表示怀疑,对反对派 表示同情。有一个工人共青团员说: “对季诺维也大的诽谤已经够了,须知 他为革命做的事是很多的。”有一个做宣传工作的共青团员断然否定季诺维 也夫参与了基洛夫案件,他把季诺维也夫称为 “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一个 有教养的人”,还有一个共青团的指导员 “公开维护季诺维也夫的观点”。 “ 在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中,恐怖镇压政策受到了古比雪夫、奥尔忠尼启 则、埃努基泽、克鲁普斯卡姬等党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抵制,也受到 了高尔基等著名的党外人士的异议。这一点明显表露是1934年 12月政治局 研究镇压原反对派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借基洛夫事件一举消灭反对派的 企图受到有力的抵制,从而使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避免了被消灭的命运。 党内一大批高级领导人,虽然在20 年代追随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 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皮达可夫等列宁的战友和学生进行过错误 多于正确的批评,参与了斯大林与他们争夺权力的斗争,不适当地给他们扣

----------------------- Page 47-----------------------

上了左倾和右倾反对派的帽子,进行了无情的打击,从而在政治和组织上与 斯大林站在一起;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与斯大林完全一样。他们经受过 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考验和列宁主义的教育,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坚 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坦荡的革命胸怀,他们与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反对派 领袖人物的分歧属于党内政治思想分歧,井未掺杂个人恩怨。他们把自己与 反对派成员的关系看成是与党内犯了错误的同志的关系。由于他们把党和人 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忠诚正直,因此经过1929—1933年的强制集体化和加 速工业化特别是 1932—1933年苏联的大饥荒,对斯大林推行的路线并非心悦 诚服。他们对强制集体化以来的许多政策有看法,反对无情的党内斗争,主 张实行有利于团结和稳定的政策,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正确 路线的代表人物是在党内享有崇高威信,在1934年 1月党的十六大上得票最 多的基洛夫,以及古比雪夫、奥尔忠尼启则、叶努基泽、波斯蒂舍夫、丘巴 尔、柯秀尔等党的领导人。在党外最有影响的人是高尔基。 因此,要肃清党内的原反对派和新的反对势力,就必须清除党内尤其是 党的领导机构中反对恐怖政策的势力。于是,以基洛夫事件为借口镇压原反 对派,又以消除镇压反对派的阻力为借口,清除 “包庇”反对派和反对恐怖 政策的势力。再以清除反对恐怖政策的势力为保障和动力,加强对原反对派 和新反对派势力的镇压,形成了一条互为因果关系的锁链。在这条锁链中, 基洛夫事件不是最初的环节,消灭反对派也不是最后的环节。1935年:月审 判后,对党内反对恐怖的力量的打击接瞳而至,主要表现为古比雪夫的神秘 去世、克鲁普斯卡姬受到压制、叶努基泽的下台和高尔基的去世,以及老布 尔什维克协会和前苦役流放犯人协会的被解散。 卅努基泽是斯大林的老朋友和老同事。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回忆 说:“我父母常和朋友们一起到南方去度假,有时和我母亲的教父阿·素·叶 努基泽同行,他是我们全家的好友。有时和阿·伊·米高扬、伏罗希洛夫或 莫洛托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一同去。”②叶努基泽与斯大林的友谊和他在 党内的地位可以从十六大期间的一幅照片看出来。这幅照片上共有8 个人。 前排从左至右是奥尔忠尼启则、斯大林、莫洛托夫和基洛夫,后排从左至右 是叶努基泽、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和古比雪夫。可是,正是这位斯大林 的好友和19世纪90 年代就参加革命运动的老革命家叶努基泽,成了斯大林 继基洛夫事件后第一个打击对象。斯大林不能容忍对他的路线、政策和意志 的抵制和反对,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也不例外。他被迫进行了自我批评。1935 年 1月16 日,他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占据半个版面的文章,对自己在百科 全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