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风雨张居正 > 第29章完结

第29章完结

按道理,高拱应该感谢徐阶,但高拱却打心眼里感谢不起来。^墈¨书~君, .勉¢费?岳~读_

为什么呢?

因为徐阶虽然重用了高拱,但却更为重用张居正。

高拱进入内阁,虽然是徐阶提议的不假,但高拱认为凭自己的资历与水平,就算徐阶不提议,他也会入阁的,徐阶不过是做了个顺水人情。

但张居正的入阁就不一样了。

嘉靖四十五年,也就是嘉靖朝的最后一年,张居正虽然是国立大学的副校长,但论官阶不过是五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到第二年,也就是隆庆元年正月里,徐阶就把他越级提为三品礼部右侍郎。

又过了不到一个月,到二月初,在徐阶的力主之下,张居正居然以才干了不到一个月的礼部右侍郎的身份突然就进入了内阁,成为副宰相了。

这不只是连升三级了,这在整个明代都是很少见的。徐阶也说这是引用了“特进”之例,也就是特别情况特别对待。

但别人就会问了,凭什么只有你徐阶的学生和亲信张居正才能享受这种特别对待呢?

当然,我们说作为张居正的朋友,高拱并不妒忌张居正,毕竟他自己也入阁了,而且凭他跟张居正的关系,他当然愿意张居正进入内阁跟自己“抱团取暖”。/咸/鱼`墈,书_徃· \勉′费′阅′毒\为张居正写过传记的朱东润先生说,隆庆初年的时候,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位治世之能臣齐聚内阁,对于隆庆朝来说,这本来应该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可惜,有本事的人聚在一起,也未必是件好事儿。

徐阶的一个小小的决定引发了高拱态度的变化,又引发了他与徐阶关系的恶化,再加上这个决定又与张居正有关,所以也引发了高拱与张居正之间的矛盾。那道友情中的裂缝开始形成了,而且就像多米诺骨牌中倒下的第一张牌,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那么,徐阶的这个小小的决定到底是什么?笃信交朋友要居正道的张居正是否又能将他与高拱之间的情谊维护下去呢?

请看下集:《妙计初安天下》

第八讲 妙计初安天下

窝里斗

徐阶在扳倒严嵩之后,把高拱与张居正都快速提拔进了内阁,尤其是张居正,在徐阶的关照下,几个月内连升了n级,以42岁的年龄,一下子成了内阁中最年轻的副宰相。,E*Z.暁?说?惘. ~已`发*布!嶵,欣_璋?踕~

隆庆元年的内阁,这时可谓是人才济济,号称三大治世之能臣的徐阶、高拱、张居正齐聚内阁之中。

当然除了这三个能力非常强的人之外,还有老成持重的李春芳和老实巴交的郭朴和陈以勤,这三位都是老实人,基本上也就是个陪衬。

徐、高、张三人就不一样了。

徐阶久历政坛,和严嵩明争暗斗十几年,政治经验那不是什么丰富不丰富,而是随便一划拉,那就是一箩筐啊。

高拱的行政能力那更是非常的杰出,《明史高拱传》里说他是“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也就是说,他的行政能力非常强,强到什么地步?超强。《明史》里说,有个什么事到高拱手上,绝对不会积压下来的,有工作立马做掉了,行政工作效率非常高,没有工作留到第二天的。可见这个人的能力有多强。

张居正那就更不用说了,他要是稍微差劲儿一点儿,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万历新政了。

所以这三位简直就是个完美的组合,再加上年龄上也刚好是老中青三代,这个领导班子的梯队建设也堪称是最理想的。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其实隆庆朝刚开始的时候,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可惜,就像柏杨先生在讲中国的人劣根性的时候所说,他说中国人单个看都是一条龙,可在一起就成虫了。

为什么呢?

喜欢窝里斗。

事实上,就成功的因素而言,比能力因素还重要的是性格因素。高拱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心眼儿太小,再加上脾气急,又沉不住气,这下隆庆朝开场的好局,就给搅黄了。

按理说,高拱把张居正引为知己,两个人在香山盟誓,互相“期以相业”(《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那感情还是不同寻常的。所以,对于张居正的快速发迹,高拱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想法。但高拱这种人太过情绪化,他对张居正没意见,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