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们一听,都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侮辱,这种东西你也给我。+x.i!a/o~s′h¢u\o\h?u·.~c!o,m+极端点的还要跑到河边洗耳朵。
说实话,个人对这类故事说不上喜欢。需要通过拒绝当官当天子,才能证明自己隐居是清高而不是无能,真是挺可悲的。
但庄子为什么那么讨厌当官?
第一从政有危险。庄子跟惠施说,你们这些当官的就像“狸狌”,也就是狸猫、黄鼠狼之类。
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不管白猫黑猫,玩到最后都是死猫。
实际上,当官的风险性,庄子肯定是夸大了的。选择夸大,恐怕是他厌恶官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这条理由相对不重要。
第二是官场很肮脏。
把相国的尊位比作死老鼠,听说别人要把天下让给自己就去洗耳朵,这些行为都是在形容政治脏。
庄子眼中政治到底有多脏?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下面这个。~3¨叶*屋_ !唔·错·内~容′一个叫曹商的宋国人,游说秦王很成功,秦王赏赐了他一百辆车。曹商就来跟庄子炫耀:“要说人活着就该困在贫民窟,打草鞋糊口,脖子像枯枝,脸色像病危,那兄弟我的确无能;不过要说一番言辞让大国的国君接受,弄支车队显摆下,兄弟倒还有一技之长。”
庄子说:“听说秦王生病,能给背痈开刀排脓的,赏车一辆;能给肛痔吮脓舔血的,赏车五辆。原则是疗法越下作,赏车就越多。你得在痔疮上反复舔吧,不然车子怎么多到这地步?”
庄子看起来很无所谓,但在对官场的态度上,我觉得庄子有洁癖。很多学者都提过这个问题,学者不愿意当官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为什么庄子连稷下都不去?待遇好,说话比较自由,也没有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有人说,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啊。
其实,稷下虽是学术圈,但和政府挨得那么近,事实也是按照行政级别定待遇,衙门化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你可以从事比较纯粹的研究工作,但官面儿上你至少也得大体敷衍得过去。举个例子,稷下黄老之学最盛,谈老子算是情有可原,怎么把黄帝也扯了进来?因为黄帝据说是田姓齐王的老祖宗,“黄老”这种齐国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自然是要往篡位者脸上贴点金的。¨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
如果你的性格只是比较有原则、比较高洁,这种程度的妥协也没啥不可接受的。但事实就是,庄子没接受。
第三是当官不自由,约束非常多。
有个故事说是宋国有个旅馆老板,有两个小老婆。一个漂亮一个丑,但这老板就喜欢那丑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漂亮的自以为漂亮(所以嚣张),我就不觉得漂亮;难看的自知难看(所以谦卑),我就不觉得难看。
这个故事,理解的角度很多。可以认为是在讲男人怎么管媳妇。对漂亮的,就得打压,借助一个丑的来打压漂亮的,更是妙法。甚至于,可以由此引申出帝王术,君主整治臣子的手段也是如此——要知道,古代文人,自来喜欢拿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屈原作楚辞,一写到楚怀王,自己就发出了女人腔。
从女人(臣子)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教导人要低调,别因为自己漂亮(有本事),就自以为了不起。要记住,讨主子欢心,多磕头少说话,低调是王道。
但我要是就不喜欢低调怎么办?
庄子其实不低调,所以他会写大鹏鸟,写任公子钓鱼,写秋水时至的黄河和万川归之的大海。骨子里,他喜欢的是激越恢弘的意象。惠施骂他,也是说他“大而无用”,跟领导没法处。
再说,何止是被人管很烦,其实管人也很烦。到了魏晋时,庄子有一条大粉丝,叫嵇康,他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说到如果当官,自己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甚不可”是说风险性,“必不堪”是说不自由,其中既说了怕见领导,也说了怕带下属,总之,把自己放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就很烦。
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