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战国五大公知 > 第22章完结

第22章完结

于是,有个不开眼的景春同学,向孟子夸口这二人的好处。.幻*想′姬+ ′毋¢错/内?容¢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

这位景同学的身份,现在已经搞不清楚。《汉书.艺文志》所收“兵形势”一类的书里,有《景子》十三篇,有学者猜可能就是这个景春。战争是外交的延续,谈军事和论纵横的思路相近处很多(张仪、公孙衍也都带过兵),二者可算是一家亲。

跟孟老师夸张仪,挑衅意味本来就很明显;如果景春真的就是这个景子,那以兵家人物抬出纵横家两大宗师,更十足是踢馆了。你孟老师不是说当今之世,平治天下舍你其谁吗?你看看你这辈子到底干成啥大事了没有?人家张仪、公孙衍,可是做到了一发飙诸侯恐惧,一回家天下太平,这才叫大丈夫呢!

景春这一激,非同小可,顿时引出了孟老师生平最有名的一句格言,至今中学生都必须咬牙切齿地背诵,有分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l!k′y^u/e·d`u¨.^c~o?m+

这三条标准,公孙衍和张仪够哪条啊?他们算什么大丈夫,只是长着小老婆舌头而已。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女子出嫁的时候,当妈的会在家门口教导她说:“到了你婆家之后,态度要恭敬,做事要谨慎,老公永远是对的。”把顺着老公的性子来当作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就是做女人的准则。

必须声明,我也认为孟老师这么说女同胞是不对的,必须加以严肃批判。如果有女人确实这样了,那也是万恶的臭男人霸权造成的人性扭曲……

张仪们对君主的态度,就像女人对老公。君主永远是对的,这就是张仪们的人生准则。

孟老师这话骂得难听,但纵横家们未必不引为知音。孟老师被人夸,说是特别善于揣测别人的心理,还真不是虚语。

和张仪齐名的苏秦老师,就确实曾把自己比作小妾。-x_i/n^r′c*y_.^c-o¨m′

有人跟燕王说,苏秦这人,道德败坏,您别用他。苏秦就跟燕王说,嫌弃我道德不好是吧,那么请问:

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战国策》)

曾参有多孝顺?他在地里干活,一不留神把根瓜秧子踩断了,他父亲大怒,上去一棍子就把他打昏过去了。曾参苏醒之后,第一件事是唱歌。因为按他的想法,老爸气头上把我打昏过去了,冲动过后他会担心我的身体。所以现在唱个歌表示恢复得还行,让老人家安心。

伯夷有多廉洁?他是孤竹国君的嫡长子,按规矩理所当然拥有继承权,但老父临终前传位给弟弟,他就坚决靠边站。弟弟要让位给他,他就离家出走。后来周武王伐纣,他觉得是以暴易暴,这事儿干得不地道。劝阻不成,看武王得了天下,他觉得从此普天下的粮食都不干净了,于是上首阳山挖野豌豆苗吃,最后活活饿死。

尾生有多守信用?跟姑娘在桥底下约会,姑娘迟到——约会迟到是女人的特权,耐心等待展现忠诚,本来是必须要有的表现。但尾生表现得特别超凡脱俗,最终是姑娘没来,洪水来了,等到洪水退去,露出尾生抱着桥柱子的尸体。

燕王听罢:“还有这么好的人?我当然得用啊!”

苏秦说:“不对。像曾参一样孝顺,那么父母在不远游,一宿没着家,他就没法睡觉,能够像我这样为您跋涉千里去游说吗?像伯夷一样廉洁,周武王他都瞧不上,还能瞧得上您吗?像尾生一样守信用,现在这种国际形势,你总是实话实说,那不是找死吗?”

然后苏秦总结说,曾参、伯夷、尾生的道德高尚,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好名声。这是自取灭亡,而不是成功学的精义。

接下来,苏秦又哀叹自己遭人攻击,是“以忠信得罪于君”。燕王不信人间竟有如此悲剧,于是苏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