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佬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佬 > 开局冻土寻宝,我挖战争遗产暴富 > 第4章 45mm火炮防盾后的炮兵手册

第4章 45mm火炮防盾后的炮兵手册

得如同抚摸情人的脸颊。他靠着冰冷的炮盾坐下,风雪在头顶呼啸,但他仿佛进入了一个隔绝的空间。手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微颤,翻开了这本历经战火与冰封岁月的册子。

纸张粗糙发黄,油墨印刷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内容极其详尽专业:火炮结构图解、弹药装填步骤、不同距离瞄准参数修正表、日常维护保养条例…一行行冰冷的铅字,勾勒出战争机器的冰冷骨骼和精确脉搏。这是炮兵的圣经,是操纵死亡的艺术指南。

怀礼辉一页页翻过,目光扫过那些严谨的图表和说明。手册显然被频繁使用,书页边缘被手指无数次摩挲得发黑卷曲,一些关键的数据旁还用蓝黑色墨水笔划了着重线。翻到手册后半部分接近空白页的位置时,他的手指猛地顿住了。

在原本应该空白的书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钢笔字迹!字迹潦草、用力,带着一种急切和事后追记的匆忙感,许多笔画甚至穿透了薄薄的纸背。怀礼辉眯起眼,凑近了仔细辨认那些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的俄文:

“库尔斯克!地狱之火燃烧的大地!”

“…7月9日,我们往普罗霍罗夫卡方向前进…我们连(番号模糊)配属近卫第XX步兵师(字迹被污渍覆盖)…该死的三号突击炮(StuG III)!像铁乌龟一样在麦田里爬行…它们用75炮撕碎我们的步兵线…”

“…距离800米…(一个数字被涂改多次)…穿甲弹!…装填手瓦西里…快!…”

“…炮口制退器喷出的火焰…像死神的呼吸…瞄准…那辆指挥车!炮塔侧面!…”

“…开火!…命中!…它停下了…冒烟…起火!…乘员在爬出来…(后面字迹被大片深褐色污渍覆盖,像是干涸的血迹或泥水)…”

“…这是我们的…第七辆!!!!我们做到了!!…(一个潦草的数字‘7’被用力圈了起来)…为了斯大林!为了祖国!…”

“…没有弹药了…谁能再给我们一发炮弹…该死的…”(这几行字字迹极其潦草,充斥着书写者的愤怒和无奈)

“…但德国佬的报复炮火…像冰雹…(后面几行字迹被水渍严重晕染,完全无法辨认)…”

“…伊万诺夫…萨沙…都…(字迹中断,一个名字被反复描画,浸透着绝望)…”

记录到此戛然而止。最后几行字迹被大片深褐色的污渍和晕开的墨团和血渍彻底吞噬,如同被战场的泥泞和鲜血无情掩埋的生命。

怀礼辉的手指死死捏着那页纸,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风雪拍打着他的后背,但他浑然不觉。那些潦草的铅笔字,像带着硝烟味的子弹,一颗颗射进他的脑海。

他仿佛能听到那门45炮开火时震耳欲聋的轰鸣,看到装填手瓦西里在硝烟中奋力塞入穿甲弹的身影,感受到瞄准手锁定那辆喷涂着铁十字的三号突击炮时,屏住呼吸的致命瞬间,以及命中后那短暂的、夹杂着复仇爽感与巨大恐惧的战栗…更看到了那随之而来的、毁灭性的报复炮火…

“三号突击炮…库尔斯克…第七辆…”怀礼辉喃喃自语,声音干涩。他猛地想起了什么,几乎是急切地翻回手册的前面。在扉页的右下角,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极细钢笔尖写下的名字和番号,字迹工整,与后面那些潦草的战地记录截然不同:

Ст. сержант А. Петров

(红军上士 A.彼得罗夫)

Батарея ПТО, 1942

(反坦克炮兵连,1942年)

怀礼辉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个名字上。彼得罗夫上士…是他在普罗霍罗夫卡的麦田里,仅仅只用这门45炮敲掉了七辆德国人的“铁乌龟”?他活下来了吗?最后那被污渍覆盖的名字,是伊万诺夫还是萨沙?是他的战友倒在了那场报复性的炮火下吗?

这是怎样的奇迹,又为何从未被别人所熟知?

疑问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心头。他合上手册,那深绿色的封面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沉重。冰冷的钢铁炮盾触手可及,上面还残留着撬开夹层后的新鲜断口。

怀礼辉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粗糙冰冷的炮管,仿佛能感受到几十年前那灼热的余温,感受到那撕裂空气的怒吼,感受到那记录下“第七辆”时的短暂狂喜,以及紧随其后、如同这西伯利亚冻土般无边无际的冰冷绝望。

风雪更大了,卷起地上的雪沫,扑打着炮盾,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怀礼辉将这本浸透了战火与牺牲的《红军炮兵操作规范》紧紧捂在胸口,感受着那粗糙纸张下仿佛仍在搏动的心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