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就都有,这样才安全。微趣晓说 蕪错内容
“那敢情好,我娘家都是丫头,这都嫁出来了,老两口每到收水稻就愁,那我回去把几个姐妹都叫来。”立刻有人附和。
不乐意的也有,觉得好东西就该自己留着,不过很快被大家的声音淹没。
谁家婆娘没娘家呢,都是兄弟姐妹,有了好东西相互惦记着。
邱阅山在见溪村住了四天这才脱身,回去的时候从村里挑了四个身材魁梧的壮年,里正还止不住的嘱托:
“人不够你传个信回来,村里劳力多,打铁都能打几下,多做一些出来就能多种些庄稼,这是大事。”
邱阅山无奈:“孙叔我懂,现在我那铺子太小了,容不下太多的人,您且等等,我回去看看能不能换个大一些的铺子。”
邱母都等急了,预计去个两日差不多的,怎么接连四日都不见人。要不是村里人来镇上顺便送了口信,她都想带上儿女找过去了。
“孩子娘,隔壁的东家铺子卖不卖?”邱阅山回来就急切的问道。
铁铺一旁挨着的是赵家的小吃铺,另外一边空了一个多月了,东家一直没想好是卖还是继续租出去。
“卖也行,就是要价高了些。”邱母问过了,普通一间这样的铺子也就二十两,那家却要二十五两银子,说低了就不卖。如闻蛧 勉沸粤独
五两银子,换成米一家人能吃一年。
“咱现在等着地方用,这间铺子太小,地方不够,多五两就多五两吧。”邱家这会儿不缺银子,不至于把五两银子看在眼中。
邱母想了想:“那行,我再找东家一趟。”
收拾间屋子出来,用木板铺了个地铺,一起来的四个人安排住下,明日开始打铁。
银子给出去,铺子买的还算顺利。邱阅山忙着带人打铁,刚买的铺子由邱母看着修整。
隔成两间的墙拆掉,做成一大间,后面的厢房留出来,收拾好给人住。
一切妥当,邱阅山带着人住到新铺子这边,专心打铁,“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
“邱家娘子,你家最近生意这么红火?我看人都增加了好多呢。”隔壁小吃铺的赵嫂子空闲了过来打听。
邱母摇头:“不知道在哪里接来了一批菜刀的活计,正忙着呢。”
“男人能接来生意是好事,今年你家生计不用愁喽。”赵嫂子艳羡的看了眼铁铺说道。
“这谁说得准?才刚开始呢,起码得等银子拿到手才算。”邱母谦虚道。
赵嫂子深以为然:“确实,小心着被被人坑了,外面的奸商可多。3叶屋 首发”
几位壮汉一起忙了四天,第一批锄头加扁刀各二十个被送了回去。邱阅山心细,做了个印章,每个农具在出炉时都被刻上了“珠琳”两个字。
稻子成熟前,锄草重要,几家分一个,先用着。
里正心急,觉得不够,还有好几个村子等着呢,这才多少个,转眼又挑了四个人送了过来。
光送男人不行,还得有人做饭洗衣,指望邱母自己忙不过来,村里勤快的妇女一起送了两人,说好村里一起出工费。
邱家提供了房间,幸好新买了铺子,勉勉强强能住下。
自此,邱家过上了水深火热的忙碌生活。
慈光寺。
廖老夫人终是坐进了落叶居,连着被人投喂了三日后,老夫人亲自登门道谢,被留下来用膳。
“这些菜都是你教厨娘做的?”老夫人看着面前摆放的菜肴问道。
“以前在民间待过一段时间,就学了这些野菜的做法。眼下恰好是春季,正是采来吃的好时节,就教了厨娘。”徐乐婉亲自盛了碗汤,放在老夫人面前。
“这般好手艺,只给这几个人吃到,可惜了。”老夫人喝了口汤,吃了几日,依然觉得这汤鲜美。
徐乐婉忙碌的手一顿,露齿一笑:“老夫人您这话说到婉婉心里去了,如此美味不该在山野无人问津,若是有机会,婉婉想着开间铺子,做给京城的人吃。”
“京中人鲜少会吃野菜,倒是个不错的点子,说不定生意不错。”京中富贵人多,谁没事会想着吃野菜。
“除了生意,婉婉是想着有了这样的铺子,百姓说不定就能挖野菜挣点银钱。只要人勤快,总能贴补贴补家用,日子过的也就宽松些。”徐乐婉第一次对人提起自己打算已久的事情。
廖老夫人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