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会现在日子好了才想起我们吧?"
何裕柱句句入理。^白¨马+书^院~ `最\新-章~节-更?新+快¢
这让擅长算计的易忠嗨一时尴尬不已。
自己一向管用的一招,每次遇到柱子就失灵。
易忠嗨原本还想继续支持柱子。
可一想起柱子刚才所说的话,哪怕他的脸皮已经够厚了,此刻也不好意思再提起租房的事情。
主要原因在于柱子所言句句属实。
何大清逃跑后,别说帮忙的人了,就连院子里的其他人,大多都躲着何裕柱一家。
生怕发生什么意外,被何裕柱找麻烦。
毕竟没有人料到柱子带着妹妹,在父亲离开后,生活竟然过得越来越好。
如果易忠嗨早知道这个情况,当时肯定也会先来示好。
可惜错过了那个机会,导致现在连几句劝导的话都说不出来。
易忠嗨心想,虽然有些遗憾,但他明白这类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于是叹了口气说道:“行吧,既然这样,那就先这样。
柱子,如果你以后改变主意了,可以来找一大爷。”
何裕柱听后摆摆手:“您放心,不会变的,我要去上班了,一大爷。”
说完,何裕柱转身离开了院子。
易忠嗨望着他的背影,又是一声叹息。
大概柱子还在因为以前的事对贾家心存怨恨吧。
易忠嗨思忖着,自己现在无法说服柱子,那这间厢房租给贾家充场面的事情短期内恐怕是无望了。
或许等到柱子日后遇到困难,来找自己时,再提起这件事会更容易些。
不过眼下,他得替东旭考虑一下相亲的情况了。
正在思考之际,贾家的大门开了,贾东旭走出来,正打算去易忠嗨家,却看见师傅站在院子里,便赶紧过来打招呼:“师傅,早。”
他每天都会和易忠嗨一同上下班。"嗯,你妈昨天和媒人已经谈妥了吧?”
易忠嗨点头回应道。
听完师傅的话,贾东旭面露难色:“师傅,媒婆说那姑娘这周就要来见面,可我们家这样,怎么好去见人呢。”
贾东旭最清楚自家的情况。
不说没了父亲,家里本就不富裕,而且他自己还没转正,不过是工人学徒,说出来也不体面。
最重要的是,缝纫机还没买。
在这个年代,虽然不用像后来那样有房有车有存款,但家里总该有些像样的东西吧?缝纫机可是贾张氏向媒婆保证过的,可到现在也没买。^x¢7.0!0+t¢x?t′.,c-o`m′
听到贾东旭的话,易忠嗨也面露犹豫。
他当然明白相亲的规矩。
仅凭空口白话,对方也不是傻子。"先这样吧,见了面再说。”
最后,易忠嗨也只能这样回答。
如果真要结婚,缝纫机肯定是必须买的。
这不是一笔小钱。
易忠嗨也没主动提帮忙出钱。
他知道贾家其实存了些钱。
贾东旭的父亲因工厂工伤去世时,赔偿了两百万抚恤金。
虽然贾张氏行事有些无理取闹,但并非没有头脑。
当初敢承诺买缝纫机,就是仗着这笔钱。
现在没买,一是可能还在观望,二是可能在打别的主意。
易忠嗨也猜到,贾张氏或许在等自己开口,帮贾东旭买台缝纫机。
哪怕不是全包,只要能帮忙分担一些,对她来说都是好事。
所以,易忠嗨自然也不会先开口,自找麻烦。
贾东旭心思简单,没往这方面想。
听了师傅的建议,他也点头同意。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娶媳妇是他的愿望,但也要看自家情况。
当易忠嗨带着贾东旭出门上班后,一直躲在家里的贾张氏探出了头。
贾张氏目送着儿子贾东旭与易忠嗨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透出一丝深思。"要是这孩子再会哄人些,或许能从易忠嗨那弄点钱出来,买缝纫机的事就不会把家底掏空了。”
尽管丈夫工伤时厂里赔偿了一笔钱,但大件开销一出,家里就几乎没什么积蓄了。
贾家仅靠贾东旭做学徒工的收入维持生计,生活显得十分拮据。
贾张氏对这样的日子并不满意。
……
鸿宾楼。
何裕柱到后院找到师父李保国,首先问起了徒弟雨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