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也是一震,怕什么偏偏来什么。_小_说·C!M¢S? ¢首?发?郑家军此时此刻正是缺粮的时候,偏偏就是郑家军储粮最多的粮库被烧。
那可是储粮八十万石粮食的大粮库,准备用来复台的粮食,就这样白白被烧了。
现在再筹集如此之多的粮食,可没有那么容易。潮汕地区的粮食已经被搜刮的差不多了,再想筹集粮食,只能往南,去东南亚一带看看了。
但这需要时间,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而现在缺的也恰恰是时间。
今年是复台的最好时刻,再拖下去,荷兰人难免会加大对台湾城的防守,增加兵力和战船。
等到荷兰人做好战争准备再动手,那伤亡可就难说了。
伪清说不定也会趁火打劫,再次举兵攻打思明州。
郑锦稳了稳心神,问道:“黄提督,粮库损失如何?守卫粮库的将士伤亡如何?”
黄廷抬头看了郑锦一眼,道:“世子,现在粮库大火还未熄灭,粮库的损失暂时还不能统计出来。至于守卫粮库的五百将士,大概死亡200余人,剩下的也是人人带伤。”
董酉姑稳住了心神,坐下问道:“为何损失如此惨重?伪清的细作到底有多少人?竟然做出如此大事?巡逻的将士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发现他们?暗队和金队在干什么?发生如此之大的事情,为何事前没有发觉?他们人到了没有?”
董酉姑越说越是愤怒,这粮仓被烧,如何不让她心急如焚?这可是郑家军的救命粮啊。,k-a·n¢s`h¨u`l¢a!o\.*c¨o\m~
前几天还跟郑锦说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今天就被打脸。这结果真的是猝不及防啊!
黄廷低头道:“因粮库之中的火药爆炸,引起的连锁反应,加之北风助阵,粮仓的火势一下子起来了,无法阻止。末将已经派人持续不断地进行救火了。只是火势太大,一时半会还无法熄灭。
伪清细作共一十九人,已经全部伏诛。思明承平已久,守卫粮库的军士疏忽大意,加上有内应,伪清细作放火杀人,引发营啸。粮库的军士大多是踩踏和被细作暗杀而死的。
至于事前是否发觉,末将不知。”
董酉姑怒气未止,道:“暗队和金队统领何在?”
“夫人,两位统领尚未赶到。”
董酉姑转动佛珠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她的怒火已经有点压制不住了。一直安稳的思明州竟然发生如此之大的事情,而负责情报的暗金两队竟然到现在都没有过来汇报此事的情况。
若是国姓爷问起来,该如何是好?
郑锦眯了眯眼睛,是真的无法熄灭,还是故意无法熄灭,放任这大火燃烧。_4?3~k-a′n_s_h!u′._c\o¨m^重兵把守的粮库怎么会如此容易就被引燃了?八十万石的粮库,数百座粮仓,日常防火防水之策执行到位,怎么还有火药在粮库之中?这么火药是谁放的?守卫粮库的中层将领还在吗?是不是在这二百余人的死亡名单之中?
这些所谓伪清细作是真是假?是不是有人假借名号呢?暗队的郑度郑队长不是已经清剿三次的伪清细作,伪清还能够聚集这么多的细作吗?看起来还都是行动高手?
一个个疑虑从郑锦心中升起,这场大火实在是太奇怪了,燃烧的速度太快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这其中的猫腻。他们已经肆无忌惮到这种地步了吗?
董酉姑轻轻转动着佛珠,看着一脸沉稳的黄廷,心中的冰冷越来越重。难不成黄廷也加入了他们那个团体了吗?作为前提督的黄廷,自郑成功起兵以来就跟随郑成功左右,屡立战功,是郑成功的心腹大将,因此郑成功才会如此放心将思明州交由黄廷领兵驻守。若是他也心思不定,那思明州就很危险了。
郑锦也想到了这一点,但他更想去救一救粮食,若真的坐视不理,这八十万石粮食真的会被焚烧殆尽,那损失就真的太大了。若现在能将大火扑灭,或许还能够救回一些粮食。
想到这,郑锦站起来,道:“母后,孩儿想到粮库去,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救出几个粮仓来。”
董酉姑转念就知道了郑锦的想法,点点头道:“既然锦舍有心,那就带领亲卫队去一趟吧,粮库混乱,要多注意。路上更要注意安全,小心伪清细作偷袭。”
黄廷安安稳稳的坐着,没有丝毫起身的意思。
董酉姑心中一怒,但随即又忍了下来。
郑锦道:“母后放心,孩儿路上会小心的。请母后在此静候消息。若有其他消息,请母后让暗队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