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的流程。¨6¢1!墈`书*网- +芜,错_内^容?他们并不首接标明高额利息,而是通过要求借款人每天绕过平台,向指定的“出借人”个人账户支付“服务费”、“管理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这些费用累加起来,实际年化利率高得吓人。
更阴险的是,平台上的“出借人”身份信息,经过萧然初步调查,发现不少是盗用他人身份,甚至有些是己经故去的人的身份信息。一旦出事,真正的放贷者可以轻易隐匿。
女孩的借款很快就滚到了数万元。催收的电话、短信、甚至恐吓信接踵而至。他们威胁要将女孩的“裸照”(当初借款时被诱骗拍下的)群发给她的同学和亲友。绝望之下,女孩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萧然看着卷宗里女孩生前阳光灿烂的照片,与她父母哭诉时那张被泪水浸透的脸交叠在一起。他感到胃里一阵翻搅。又是一个被“合法”程序吞噬的生命。放贷公司在纸面上干干净净,所有的借贷合同都符合规定,电子签章齐全。他们甚至可以反过来起诉女孩的父母,要求偿还“合法”债务。
“萧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律所的合伙人之一,龚明德,一个五十多岁,头发微秃,总是笑眯眯的矮个男人。
“你昨天说要预约的,手头那个校园贷的案子,当事人来了,你去会客室接待一下。”
“好的,张律。”萧然合上书,站起身。
会客室里,当事人的父母形容枯槁,眼神空洞。
母亲的哭声压抑而绝望,父亲则沉默地坐在一旁,紧握的拳头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萧然听着他们的叙述,看着他们带来的那一叠厚厚的“借款合同”——都是在“借贷宝”App上生成的电子合同,条款繁琐复杂,充满了各种陷阱。
出借人的信息模糊不清,有的甚至用的是早己过世之人的身份信息注册。
而“借贷宝”平台,则巧妙地将自己定位为“信息中介”,完美规避了高利贷的法律风险。
从会客室出来,萧然感到一阵烦躁。他回到工位,下意识地掏出手机。
屏幕亮起,屏保是他法学院毕业时和同学们的合影,每个人都笑得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憧憬。
他手指划过,解锁屏幕,锁屏壁纸却是一张模糊的照片——李明跳楼后,那滩被雨水浸染的血泊,以及散落在旁的裁定书。
这张照片,像一根刺,时刻提醒着他,那些曾经的信仰是如何崩塌的。
“萧然,下午部门开会讨论宏远建材那个案子的后续处理,你准备一下发言。”
部门主任路过,敲了敲他的桌子。
“好的。”萧然应道。
宏远建材,赵宏博生前代理的最后一个案子,也是导致李明母子悲剧的首接导火索。
如今赵宏博死了,案子自然要换律师,但“宏远建材”的赔偿责任还在。
下午的部门会议,气氛有些沉闷。
大家都在讨论赵宏博的死对案子可能造成的影响。
轮到萧然发言时,他拿着发言稿,却有些走神。
“关于……关于被告方恶意拖延诉讼,导致我方当事人……呃……举重……举证责任分配不公的问题……”一个口误,他把“举证责任”说成了“举重责任”。
会议室里短暂地安静了一下,随即有人发出了低低的窃笑声。
萧然的脸颊有些发烫,他清了清嗓子,迅速纠正:“抱歉,是举证责任。”
部门主任皱了皱眉,但没说什么。
萧然知道,自己最近的状态确实不好。
撰写法律文书时,也常常拖延,对着空白的文档发呆,脑子里想的却是另一套“判决逻辑”。
那些严谨的法条,在他眼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分量。
他拿起桌上的那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民法典》,无意识地用指甲抠着书页的边缘,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这本书,曾经是他信仰的基石,如今却像一本写满了讽刺笑话的剧本。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一条新闻推送,关于赵宏博案的最新进展。
萧然瞥了一眼,锁了屏。
他开始为校园贷的案子起草诉状。
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那些冰冷的法律术语从他指尖流淌而出,构建着一个看似严谨的逻辑链条。
但他知道,这很可能又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对方的律师团队,一定会像赵宏博一样,利用每一个程序细节,将这场诉讼拖入泥潭。
写到一半,他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