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一派胡言!”
朱雄英的预言,让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一拍桌子站了起来。¨3^8+看-书′网+ ^更_新_最,全?
他一双虎目几乎都要喷出火来,死死的盯住朱雄英。
就连表情也变得扭曲:
“咱的太子……太子殿下,春秋鼎盛,德才兼备,乃是未来无可争议的圣皇!”
“怎么能汝所说,重病……”
朱元璋硬撑着说了半句话。正对上朱雄英略微探究的目光,却是张了张嘴,始终没把剩下的两个字说出口。
他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起了太子的音容笑貌。
对比上昨天刚刚见过的,东宫床上太子那枯槁的模样。
仿佛有一团什么东西堵在了朱元璋的喉咙处,让他感觉喘不过气来。
而朱元璋的异常的表现,自然也落到了朱雄英的眼中。
朱雄英双眼微微一眯,探究的目光在老朱身上一扫而过:
“看样子,朱老先生和太子很熟?”
“那是自然。”
朱元璋深深吸了口气,硬邦邦的回了一句。
不过老朱不愧是白手打天下的马上天子,即使是听到自己最疼爱长子命不久矣,也迅速的把自己的心态调整的过来。
眼前还有个难缠的反贼呢。
不过看着朱雄英的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面孔,朱元璋忽然心中一动。\齐^盛/小~说¨网` ^更!新~最^快?
重新落座,端着茶盏,似乎漫不经心的问道:
“如果你到时候造反成功,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还是说你打算恢复唐制,重新设立群相?”
“当然不是。”
朱雄英回答的风轻云淡,仿佛心有成竹。
朱元璋心中一喜。
果然眼前的小子早就有所准备,连忙试探的问道:
“那你打算怎么做?”
“这个……”
“就不劳朱老先生费心了。”
朱雄英没有回答,而是把茶杯放到桌子上,双眼紧紧的盯着朱元璋的面容,追问道:
“该说的我已经说了,朱老先生若想证实,完全可以今夜三更之后入东宫求见太子。”
“现如今正是春耕时期,我敢断言,即使是三更之后,太子必然也在处理政务。”
朱元璋默不作声。
此时,他正在细细的回想。
好像正如朱雄英所说,自从洪武十年之后。
每一次见到太子,太子都是在伏案劳作。
甚至于有时候在大朝会上,丹陛之上。
太子虽然侍立在龙椅一边,但是手中也是拿着一杆羊毛小毫,在奏折上写写画画。
之前的朱元璋,对这些事情并不在意。·完?本-神¢站! ¢追_最!新^章¨节·
他自己本身就是个工作狂,即使是杀了胡惟庸,撤销了宰相制度。
也到没有感觉有多么劳累。
现在看来,都是太子负担了绝大多数的政务。
朱元璋仔细想想,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羞惭。
自己吩咐六部直接受太子管辖,大小事宜是先由太子处理,然后才禀报给朱元璋。
朱元璋还挺得意洋洋,反倒觉得这是自己信任太子,锻炼储君的表现。
此时此刻,被朱雄英一下点出关键。
朱元璋才恍惚发觉,太子实际上已经承担了很多属于皇帝的职责。
然而朱雄英的话还没有说完。
“而且我听说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无间。”
“皇帝曾经还想让太子替他的妃嫔戴孝?可有此事?”
“这个……”
朱元璋干咳一声,不自觉的摸了摸鼻子。
朱雄英摇了摇头,倒也不在意朱元璋的态度,而是与其感慨的评判道:
“哪怕太子德比尧舜,才通汉文,如今下有繁杂政务压身,上有虎狼君父威逼。”
“长此以往,内外交困。”
“如此点灯熬油下去,太子命不久矣。”
说到这,朱雄英身体再往前倾,双眼不闪不避,正对上朱元璋的目光。
“到那时,以当今洪武皇帝的性格,必然不会在成年皇子当中挑选储君。”
“太子的诸皇子年幼,皇帝为了保证储君不被架空,必然会掀起大狱。”
“作为如今太子铁杆的淮西一脉,更是首当其冲。”
“到那时,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