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天一读书不行,学这些做死人道场的东西还挺快。*a\i′t^i~n/g+x^i^a`o^s·h¢u~o^.^c\o!m*王玄真给他的书没几天就看熟了,虽然背不下来,但看着书能读得很溜利。不要认为这很容易,这些书全是毛笔写的手抄本。里面有很多繁体字,生僻字,张天一都不认识。王玄真也不教,仍给张天一一本康熙字典,让他自己查。
在张天一来王玄真家六七天的样子就遇到了白事道场。正月二十三这天中午,村里刘水生的母亲何氏去世。何氏七十有五,也算寿终正寝。刘水生决定请王玄真为他母亲做两天道场。
王玄真带着张天一和守道观的老刘头来到刘水生家。到了刘水生家后,王玄真就带着张天一开始布置法坛。老刘头开始做灵牌和引灵幡。所谓法坛就是一张八仙桌,桌面铺上红布,桌面下西方围上黄幔。黄幔上绣有仙鹤,白云,有的还绣有一对仙童。桌子后上方悬挂祖师爷画像,也有挂太乙救苦天尊画像的。灵牌由一张一尺见方的红对拆将开口方粘住。用三根香穿插其中,插在一块十多公分长的对破的芭蕉杆上。不一定非用芭蕉杆,主要是芭蕉杆好插。灵牌正面写上新故刘何氏老孺人之位。如果死的是男子就写某某某老大人之位。灵牌后面右边写三魂犹在,左边写七魄尚存。引灵幡全长有西尺多长,系于一根小木棒`上。做法事时孝子拿在手里引魂用。引灵幡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幡头由红纸做成三角形状,幡身中白纸对折成十几公分宽两尺多点长方形。两边上粘上两公分宽的红纸包边,中间空白处剪出特定的图案,用毛笔从幡头开始画上特定的符号一首延伸到幡身两红纸边底部。?齐^盛\暁^说?枉¢ ,耕^辛,蕞?全?后来王玄真告诉张天一,那画的符号其实是符头,幅身空白处其实是剪的一道引魂符的符体。用白纸剪出七条一公分宽,两尺来长的纸条粘于幡身下构成幡尾。这样引灵幡就做成了。布好法坛后,王玄真见张天一毛笔字写的还行,于是叫张天一用白纸写了个横幅挂于大门前。上书:“沉痛悼念刘何氏老孺人八旬千古”。还用黄纸写了幅惋联贴于大门两边。
在这期间又有三人陆续到来。先来的一个叫赵本元,另一个叫张诚。两人都住在镇上,赵本元以前是镇上戏剧团的司鼔,后来戏剧团解散就跟着道士做法事。张诚家在镇上做小生意,父亲以前跟过唐有金做法事,他也算子承父业。最后来的是蒋诗远,一个近八十岁的老头,走路有点蹒跚。是王玄真安排人骑车去接的。他一来就对王玄真抱怨:“都说了让你找新人,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你是想要我命啊!家里人都不让我出来做这个了。”王玄真笑道:“您老别生气,这不刚找了一个吗?”说着把张天一介绍给蒋诗远。接着又说道:“别看这小伙子年轻,会吹唢呐,字写的也还可以,门口的字就是他写的。只是没做过这个,让你老带带。”张天一赶忙上前扶着蒋诗远坐下。蒋老微笑着点点头,算是认可。
做完这些王玄真就开始测算下葬日期。然后,几个就开始打响锣鼓,吹响法螺,一开始做法事。张天一以前跟幺爷学唢呐时,张父就给张天一买了一个。+狐*恋*文!茓- +首~发?做法事时,张天一坐蒋诗远下首,每遇到要吹唢呐时,蒋诗远就提前告诉张天一要吹什么曲子。问张天一会不会,会的就让张天一吹。不会的蒋诗远才吹 。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张天一会,不会的,蒋诗远也在法事中途空闲时主动教张天一。整个法事下来,张天一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至于法师所念到的经文张天一虽然不能完全背下来,但翻着书也能跟上。
法事道场科仪的内容包括开路、接亡、念经,散花,破地狱、破血河,关亡,闭殓、发丧、落坑、烧灵、清宅、安神等。所谓开路就赖是指为死者开通去阴槽地府的幂路。包括点香,念咒,起水,请神,烧化玄元路引等步骤。其中念咒时应脚踏禹步,手捏法诀。接亡是接到新故亡人过奈何桥。要用三根长条凳在门口搭成一座法桥,每条凳子上都要点上香烛。掌坛道士手执引灵幡在前,孝子端灵牌于后,在法桥每处点有香烛的位置都要停留祭拜。当然这过程少不了吹打唱。这两样都在何氏死亡当天就做完了。到了第二天就是念经。其实现在大多民间道士都不会念渡人经,都是念一些道家经典,有的还念佛教的金刚经。但王玄真是正统道教传人,这过程自然会念度人经的。念经先要起经忏,就是所有道士都吹吹打打,掌坛师和孝子于坛前祭拜。还有孝子跪于坛前献供等。过后就是念经,每人一段,连新手张天一都念了一段。晚饭前念经结回束,然后拜忏。拜忏和起经忏差不多。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