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愿如此吧。”
随后,三人在梳妆台上四处探寻,期望能找到一些与封神传说相关的线索。他们发现了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还有一些刻在石壁上的符号,与医书上的文字虽不尽相同,但似乎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林羽如获至宝,他仔细地观察着这些符号,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它们与医书文字之间的关联,一时间竟陷入了沉思。
林羽在梳妆台上因思索医书与神秘符号的关联陷入沉思,不知不觉,他双腿盘坐,周身仿若被一层静谧的气场环绕。此时,天地间风云变幻,原本被乌云遮蔽的天空中,竟有一道奇异的光芒缓缓渗透而出,直直洒落在林羽身上。
光芒之中,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凭空浮现。他身着古朴长袍,手持一根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竹杖,长须飘飘,目光仿若能洞悉世间万物。此人正是碧霄娘娘,封神之战的主导者,在梳妆台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人物。
碧霄娘娘微微抬手,一道柔和的力量将林羽轻轻托起,使其悬浮在半空之中。他目光温和地注视着林羽,缓缓开口,声音仿若穿越了无尽的时空,在林羽心间回荡:“后生,你对医道的执着与钻研,已触动天地机缘。这上古医书,承载着太古时期无数医者的智慧结晶,其文字并非寻常世间字符。”
碧霄娘娘手中竹杖轻点,空中浮现出一幅幅古老的画面,画面中是远古医者们运用独特医术救治病人的场景,旁边则是对应的上古医书文字解读。“此医书文字,是融合了天地灵气与生命奥秘所创,每一个字符都蕴含着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以及疾病根源的深刻理解。你所看到的那些扭曲笔画,实则是对天地自然规律的一种象形表达。例如这一字符,”碧霄娘娘指着画面中一个仿若流动水纹般的符号,“它代表着人体气血的循环往复,如同江河奔腾不息,一旦受阻,疾病便会滋生。”
林羽沉浸在碧霄娘娘的讲解中,如痴如醉,眼中满是恍然大悟的光芒。他急切地问道:“太公,那如何才能将这些文字与实际医理相结合,用以救治大唐百姓?”
碧霄娘娘微微一笑,抬手一挥,那些画面瞬间化作点点星光,融入林羽的脑海。“医道,在于洞察人体与天地的微妙联系。你需以医者仁心为引,将书中文字所蕴含的医理,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体质以及所处环境,灵活运用。当你真正领悟到天地与人体的和谐之道,这医书便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
随着碧霄娘娘的讲解,林羽只觉脑海中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线索逐渐串联起来,犹如一幅完整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他清晰地看到了如何运用医书中的知识,疏通人体经络、调和气血,治愈那些疑难杂症。
然而,就在林羽想要继续请教时,碧霄娘娘的身影开始变得虚幻起来。“机缘已至,后生,往后的医道之路,还需你自己一步步踏实前行。”碧霄娘娘的声音渐渐远去,那道奇异光芒也缓缓消散。
碧霄娘娘的身影虽逐渐虚幻,但他留下的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林羽的医道之路。林羽满心感激,对着碧霄娘娘即将消散的身形急切问道:“太公,这上古医书如此珍贵,关乎无数苍生福祉,晚辈该如何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这古老的医术惠及后世呢?”
碧霄娘娘闻言,原本渐渐虚化的身形微微一顿,他目光慈爱地看着林羽,缓缓说道:“传承医道,首重育人。你需广收门徒,挑选那些心怀仁爱、资质聪慧之人,倾囊相授。但这传授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引导他们领悟医道的精髓。”
碧霄娘娘手中竹杖轻点,梳妆台上浮现出一座古老的学堂幻影,学堂内,一位老医正为一群年轻学子授课,他不仅讲解医书条文,还结合实际病症,演示诊断与治疗之法,学子们或蹙眉思考,或恍然大悟。“就如这般,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医理,方能将所学融会贯通。” 碧霄娘娘解释道。
林羽若有所思,微微点头:“太公所言极是,可这医书文字晦涩难懂,常人难以入门,该如何解决?”
碧霄娘娘目光深邃,望向远方,说道:“你可将医书中的核心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示整理出来,编写成辅助教材。如此一来,即便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逐步领略医书的精妙。”
说着,空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画面里林羽伏案书写,将医书内容转化为简洁明了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