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甥相见之后,赵二郎等人便安心在自家宅子里读书备考。
期间,顾家到又上门两次,可都被顾品逸以君子不可违诺给推辞了。时下,顾品正正好也回到了京城,顾侍郎就命他厚颜上门。可顾品正这次坚决不肯来叨扰。他说的很明白,顾品逸和顾筱美当初在河西沿村那几年,是人家叶夫人相帮的,并且签订了十年的契约,他们兄妹即便想来顾家,可若是叶夫人不答应,你们也不能把她怎样。顾侍郎又气又窝火,想动用手里的权力强硬将人给抢回来,可是,他没等动弹,锦衣卫就找上了门,罪名是,核查贪墨索贿一事。这一下,顾侍郎不敢轻举妄动了,只能是每天面对锦衣卫的审察,焦头烂额。最后,还是顾老太爷看出门道了,告诉儿子,顾品逸和顾筱美,你就不用惦记了。人家现在跟着叶家那几个儿郎,又有东厂督主的护庇,你弄不回来的,还是消停得了。顾侍郎更加憋屈了,但也确实是不敢再奢望了。就在他抱着我既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好,想要用非正常手段,散布谣言,毁了顾品逸的时候,有人比他做得早了一步。叶辛夷早在顾品逸和赵二郎等人进了京城之后,就已经吩咐明四明五,如果顾家没有什么动作便罢,若是想要歪的,斜的,心术不正,你们就给我往死里整他。第一步,便是散步顾家,顾侍郎不顾念族人亲情,致同宗之情不顾,对当时受了磨难,父母双亡的顾品逸和顾筱美而不理,差点让兄妹两个丧命于河西沿村的后山之上。这次,顾品逸以河西沿村村民身份,重新考取了秀才功名,这顾侍郎便恬不知耻地仗势欺人,并且利用宗族之法,胁迫他和妹妹回到顾家,为他所用。明四和明五将顾品逸和顾筱美的遭遇,又详细地跟京城百姓们细说了一遍,大家伙儿一听,哎哟,这兄妹俩太可怜了,顾侍郎这么不是东西啊。在明四和明五暗中推波助澜的有一引导下,关于顾侍郎嫌贫爱富,又仗势欺人,不怜族人生死,强认宗亲的事儿,传得满京城沸沸扬扬。啥是强认宗亲?顾品逸和顾筱美便是啊。他们兄妹两个本该是顾家的骄傲,可是,顾侍郎却罔顾这俩人丧父丧母之苦,根本就没伸出手来帮携一下,可谓是冷心冷肺。如今见人家兄妹有了点能耐,过得也好了,就想以族长之势,强让人家回来,你们说,这不是强认宗亲,仗势欺人吗?有了顾家这样的稀奇传闻,就是其他世家也都满足了劲儿看热闹。甚至,还有不少人当着顾侍郎的面就问他,那顾品逸的父母,到底是你什么人哪?怎么就……落得当年落得孤苦无依这步田地了呢?哎,不对呀,我忽然想起来了,那顾品逸的爹,是你们家顾四老爷的庶子吧?听说大灾那年,顾四老爷的这个庶子一家子,都死在了祖籍那边,所以,顾侍郎,你想要认回这个族侄儿?顾品逸的真实身份被揭穿,又引来一片议论声。最后,在明四,明五的鼓动下,大家伙儿终于弄明白了,原来那个顾品逸顾秀才,不是像顾侍郎说得那样背祖忘宗。而是因为当时为了保护妹妹,跟河西沿村的叶夫人签订了十年契约,所以,他现在是身不由己,不能丧失信诺回顾家。 京城一时间,对顾家这档子事儿,算是看足了热闹。而作为顾家子弟的顾品逸,众人只能说是同情和怜惜。唉……小小少年,听说当年还是十二岁的小秀才公,因为大灾而命运多舛,当真是叫人心疼啊。最困苦的时候,顾家这个宗族没能伸把手,被人家一个村妇给救了,并且还滋养的这般好,得以进京城赶考,这位顾侍郎却舔着脸来摘桃子,你咋不上天呢?顾侍郎本就没什么好名声,这下就坏了。那顾四老爷原本还想着不认顾品逸这个孙子呢。可是,顾侍郎上门来,对他说了,你这个孙子,将来是有大出息的,与河西沿村的那个贤德夫人一家子交好,四叔你可不能糊涂不认他。顾四老爷一听有理,就派人上门,大言不惭地告诫顾品逸,你赶紧回家,若不然老子我去衙门口告你不孝。这一下,可激怒了赵二郎等人。于是,在叶明轩再次上门的时候,便光明正大地告了顾家黑状。言明,阿逸是我娘重金聘请的教书先生,是签了十年契约的,顾家这般无理取闹,他们是想欺负我娘吗?在河西沿村,我娘只想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过点好日子,便想了个最简单的赚钱营生,就是做麻辣酱料。可是,着酱料生意虽然不太赚钱,可也红火,就惹起了别人的嫉妒恨,再加上我娘